为持续推进新课标落地实施,深入开展基于新课标的教学,探究我校以学历案为载体的“润泽”课堂。推进我校深入开展基于课堂观察、AI课堂分析报告的循证教研,搭建教研组及教师探索 “新教研赋能新教学”实践经验的交流展示平台。4月14日上午,永宁小学低段数学组开展了大单元学历案三段式研究展评活动。
低段数学组结合数学区级课题《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以“图形与几何”板块为例 》,以《认识图形》为课例,开展了“借助具身体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策略研究展评活动。此次活动特别邀请到了温江区教科院小学数学教研员余晓华老师和曹琼英老师,为本次活动作专业点评与指导。色达旭日乡小学的老师代表们也在线上参与了本次活动。
【课前会议概述】
林俊老师代表低段数学组,向全体参会老师进行了专业和详实的课前会议综述。林老师立足单元整体视角,整体解读教材,从高处看了这个单元课标和核心素养,再到空间观念培养,核心素养落地,从低处确定了用具身的体验活动来认识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从高到低,层层递进,充分展现了低段数学组专业化、多元化的教学研究,为后续课例研究打下基础。
【课例展示】
曾茂治老师的课例《认识图形》创设了“图形王国面包丢失案件”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化身侦探根据“脚印”去寻找“小偷”。紧接着,曾老师设计了摸立体图形,请平面图形,辨平面图形这3个活动。通过“摸-请-辨”三个操作流程,学生在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中直观认识了平面图形,并通过分类活动, 帮助学生建立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表象。
最后,学生们运用本课学习的新知识,在个人思考中展开空间想象,在小组交流中发展学生思维,强化了平面图形的表象。这三个教学环节层层递进,呈螺旋式上升,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如春风化雨滋润每位学生心田。
【课后会议综述】
陈钰老师结合AI数课报告,分析课堂关键词分布图和排名表,根据观察量表进行策略调整,精准定位学生学习难点与策略效果。通过专业化的数据分析,深度挖掘出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为后续相关研究创造了研究价值。
【点评指导】
活动最后,教研员余晓华老师和曹琼英老师进行了专业指导。曹老师肯定了此次课例的实施和开展,从“面”到“点”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从教学环节上提出在初步感知“面在体上要进行进阶性提升,明确思考意图,从“点”上提出,环节要紧扣任务。余老师高度赞扬了课前、课后会议陈述内容的详实和专业,课堂上让学生做到了“三个充分”:学生活动操作时间充分、活动要求阅读充分,小组交流和学生汇报充分。同时,余老师也提出“空间观念落地难”,重点需要加强想象,进行多方面想象,需要明确指标。余老师和曹老师毫无保留地为我校数学老师在图形与几何方面提供了宝贵、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在时光里赶路,在教研中成长,相信老师们将在今后的教研中不断沉淀自我,同心齐研,向学而教。